成都融解教育學校

《融解教育西川小升初基地班》 五年課業成果和經驗報告

《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

五年課業成果和經驗報告

應學生和家長小升初擇校之需,特從我們的升學數據、西川的錄取情況、 我們的教學經驗等三個方面,將《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五年來(2013年至2017年)的課業成果和經驗做如下匯報:

一、 我們的升學數據

1、2017年,截止5月30日本屆學生總數167人,考取西川中學54人(其中A班37人,B班17人;A/B班是我?;匕嗟姆职啵?;考取師大一中81人(其中錦江總校44人,麓山和龍泉分校37人);考取實外9人(其中實驗班4人,平行班5人);考取成外4人(其中實驗班2人,平行班2人)。共計148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學率達88%

2、2016年,截止5月30日本屆學生總數123人;考取西川中學37人(其中A班28人,B班9人);考取師大一中49人(其中錦江總校33人,兩個分校校區16人);考取實外8人;考取成外2人。共計96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學率達78%。

3、2015年,截止5月30日本屆學生總人數76人,考取西川中學34人(其中A班27人,B班7人);考取師大一中28人(其中錦江總校22人,龍泉分校6人,本年度還沒有設立麓山校區);考取實外7人;考取成外2人。共計71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學率達93%。

4、2014年,截止5月末本屆學生總數38人;考取西川中學22人(當時我校還未分A/B班制);考取師大一中11人(均為錦江校區);考取實外3人(當年西川和成外在同一時間大考,因此無人參加成外大考)。共計36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學率達94%

5.2013年,截止5月末,本屆學生總數33人,考取西川中學16人,考取實外8人,考取師大一中3人(此時的師大一中在五朵金花中的排位最低)。共計27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學率達82%。

二.西川的錄取情況

1、2017年,西川錄取分數為128分,我們的最高分是176分,最低分是97分。本年報考人數達5700多人,錄取11個班,每班平均50人,共計550名學生。全市錄取比例為10.4:1;我校錄取比例為3:1。

2.2016年,西川錄取分數為122分,我校的最高分為154分,最低分為76分。本年級報考人數達6300多人,錄取11個班,每班平均47人,共計520名學生。全市錄取比例為12:1,我校錄取比例為3.3:1。

3.2015年,西川錄取分數為154分,我校的最高分為186分,最低分為112分。本年級報考人數達5400人,錄取10個班,每班平均50人,共計500名學生。全市錄取比例為10.8:1,我校錄取比例為2.2:1。

4.2014年,西川錄取分數為136分,我校的最高分為185,最低分為86分。本年報考人數達4600多人,錄取10個班,每班平均45人,共計450人。全市錄取比例為10.2:1;我校錄取比例為1.7:1。

5.2013年,西川錄取分數是147分,我校的最高分是185,最低分是64分。本年級考試的人數約為4000人,錄取10個班,每班平均45人,共計450名學生。全市錄取比你會10.2:1,我校錄取比例為2:1。

三、我們的教學經驗

“五朵金花”之所以稱其為私立名校,簡而言之就是這五所學校歷年的中考成績旗鼓相當,高居榜首。它們能夠成為名校的原因也十分簡單,就是把學生相應中考高分的學能要求作為小升初選拔學生的標準。

于是,這個學能標準也就成為了《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培訓課程》的教學標準和師資要求。根據這樣的標準和要求,我們用了八年的時間分析、總結和探索《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語數兩科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案。前三年雖沒有成績體現,但我們夯實了課程基礎。從2013年到2017年的五年中,《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可謂實效顯著,成績斐然。

這里我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對我們語數兩科的教學經驗做幾點概要性的分析和說明。

1、語文

小升初試卷分值構成:作文題60分,文化分析題10分,閱讀理解題10分,詞句基礎題20分,共計100分。

在我們的教學體系和方案中,學生怎樣才能獲得最有效的語文自我升級能力,從而達到小升初名校的分數要求呢?就教學而言,我們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方案就是兩個字--熱愛!

老師熱愛學生,學生熱愛老師,這是我們必須提倡的學習氛圍,但是要解決學生的具體學習問題,還得有具體的操作方法。

在詞句基礎板塊,知識積累是關鍵,背誦是途徑。但一說到背誦,就是令學生不快的工作;如果搞成了死記硬背,那更將令學生痛苦難當。但不背誦又無法解決學習的問題,怎么辦?第一步,在教學上先解決好應試得分率最高的背誦范圍。對這個“范圍”問題,根據我們多年的應試經驗,已有了八九不離十的把握。第二步,就是要把這個范圍里的東西化為趣味盎然,生動可愛的師生課堂。這一步至關重要,決定著學生是否熱愛背誦,決定著相應的教學成果。對此,我們一直在不懈努力,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熱愛背誦,已成為學生的習慣!

在閱讀理解和文化分析板塊,我們建立了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模式。這一學習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學習和文章分校能力,同時激發出了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熱情。對此教學板塊,我們融解教育語文教研組已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方法。

在作文板塊,讓每個學生都熱愛寫作,這不僅是我們的教學口號,更是我們的教學實踐。六年級學生已步入青春期前期,愛美之心已在心中萌動,把他們對美的向往化成文字并不是一件難事。文章的謀篇布局、文段的承前啟后、文篇的文眼提煉等寫作套路和寫作技巧是我們老師的看家本領,當然也是高分作文的格局要求。

2、數學

小升初試卷分值構成:基礎填空題20分,計算題40分,綜合運算題40分(其中只有20分奧數題)。

對數學而言,我們首先要區分清小升初數學試題與奧數杯賽試題的差異。區別主要有三方面:

①考試目標的差異:奧數的目標在于奪杯,試題命題原則是以區分學生的奧數解題能力為準則,這與初中中考數學學習能力沒有直接關系。當然若能奪得一等獎或80分以上二等獎,也就解決了擇校的問題,但這樣的學生歷年為數不過千人。小升初數學的測試目標直接關系到學生初中數學學習能力,突出表現為數學的各類型計算能力。所以,有所謂“得小升初數學計算者得高分”的說法。雖然近幾年小升初數學試題中包含了奧數試題,但分值不大,僅限于20分以內,且難度也不大,一般就是華三的水平,這一格局不會改變。

②能力要求的差異:奧數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數學問題分析和數學建模方面。所以在解決奧數問題時,重點在于問題難度的化解能力,并不要求十分復雜的計算能力和運算速度。當然能同時具備高超計算能力和對復雜問題成功數學建模能力的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為數不是太多,這里有個天分的問題。然而,小升初數學試題更看重的是數學全方位的基礎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運算速度、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全過程中。解題速度(對各類題型的熟練程度)和正確率是取勝的關鍵,因為這也是今后初中數學學習所必備的基礎能力。

③試題結構的差異:奧數一直采用12題制,題目從簡到難,拿下一題是一題,得分就看你能解出多少題。小升初試卷的分值構成已在前面說過了,對學生有難度的題是最后的奧數題。但分值不大,頂多20分。前面的是基礎題、計算題和綜合運用題,看上去都不會太難,是否都能下手,但要在極短的應試時間內不失分(注意是不失分?。?,卻又是十分困難,沒有系統和體系化的訓練很難獲得高分。這也是我們現行中高考的數學命題模式。

基于以上三個方面的差異,在我們這五年《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也主要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1)認識上的問題:有部分家長和學生由于對奧數和小升初數學在認識上存在等同的概念,只對奧數難題情有獨鐘,忽略和淡化了學生數學基礎能力的定時性的長期訓練,尤其是計算能力的強化和鞏固。這種學生某種程度上雖然能解出奧數難題,但在最后的小升初數學考試中卻無法突破解題速度和正確率這兩道關口。

(2)名師情結的問題:由于奧數和小升初數學的差異化,導致了奧數課堂與小升初數學課堂的差異化。奧數課堂在激發學生思維活動方面是其教學重點,因此師生課堂互動頻率較高。教師個人的課堂能力決定著教學成效,由此也產生了所謂的名師光環。而小升初的數學教學課堂相對比較刻板,課堂中題型充分、快速訓練、反復訓練是教學的重點。這就限制了教師個人的發揮空間,有時以至于對老師的教學能力產生了誤解,從而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課堂中對于重復性的訓練有排斥心理和抵觸行為,在考試中表現為能解出一定難度的奧數題,但做不好小升初數學的基礎題。這里,我誠懇對學生和家長說這句話:所謂“奧數名師”未必能教好小升初數學,歷年的事實已經說明了這點。

學習習慣的問題:由于小升初數學強調運算速度和計算過程(當然,這不是說數學思維和數學建模就不重要),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作業中,對錯題的再學習就擺在了學習過程中最突出的位置。這就要求學生要嚴格按照老師的教學標準來做例題和處理錯題,并按規定的草稿格式來演算,而且還有明確的書寫和時間要求。嚴格按照要求來做課堂習題和課后作業,考驗著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經受住了考驗,學習成績自然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有經受住考驗,學習成績自然是此起彼伏,難于穩定,難于發展。

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并預?!?018年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來年再創佳績,每位學生都能達成目標!


website qrcode